從溫管法到氣變法 台灣淨零永續的未來

因應氣候變遷、追求永續發展,成為國際社會間愈來愈強的共識。圖/pixabay

文/陳治維、江雅綺、劉名寰 台灣零碳協會理事長、常務理事、常務監事

聯合國自2000年提出「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繼2015 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到近來的2050年「淨零碳排(Net Zero)」,顯見因應氣候變遷、追求永續發展,成為國際社會間愈來愈強的共識。

國際當前綠色減碳政策機制,大致涵蓋三大推動面向:提昇民生福祉、產業轉型升級、形塑嶄新治理,以致力落實零碳價值(NET ZERO VALUE)為目的。而台灣推接軌國際、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重要性,亦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首先,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日增,影響台灣甚巨。推動2050淨零排放對台灣國際產業競爭力至關重要,隨著歐盟推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及國際大廠在各國減碳進程壓力下,陸續要求供應鏈廠商必須逐漸落實減碳目標,台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必須掌握國際減碳進程之趨勢,以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之產業競爭力。

其次,推動2050淨零排放政策,能促進台灣下世代經濟新成長動能。根據國際能源總署《全球能源部門2050淨零碳排路徑》報告,全球至2050年的減碳貢獻,將有超過半數需仰賴目前市場上尚處於示範或原型階段的技術。換言之,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關鍵在於技術創新。如能透過綠色產業轉型帶動台灣廠商之技術創新及商業化,甚或推動「綠色工業革命」,將有助於促進台灣產業升級與經濟成長。

第三,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管控,維護下世代生存權益。近年來極端氣候頻傳,熱浪、洪水與乾旱等天然災害,不僅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亦帶來台灣電力需求高漲、水資源短缺與糧食安全等國安議題。2050淨零排放政策強調環境、社會、經濟等跨世代正義議題,惟有正視氣候變遷的風險管控,始能實現世代公平、維護台灣下個世代的生存權益。

誠如英國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CISL)院長 Clare Shine 於2022年4月10日台灣零碳協會成立大會時曾分享:「淨零將會是人類社會近十年來,甚至是21世紀中最關鍵性的轉型變革之一。環境永續與具包容性的經濟發展模式(inclusive growth)兩者必須齊頭並進,而不再是零和賽局。」

由此可見,淨零碳排、永續發展之趨勢,已讓環境與經濟永續發展目標融合為一。事實上,氣候與能源議題近年一直都是行政團隊的施政重點之一,其中更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四大方向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加速再生能源發展。然而,對於台灣社會未來將接軌國際,走向淨零碳排,僅有能源轉型是遠遠不夠的,也因此國發會在日前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即明確宣示將從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四大面向,以短、長程的規劃,推動台灣社會逐步走向淨零碳排。

在能源轉型議題上,台灣歷經了核四與三接兩項公投,以及近期因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石油價格飆漲的經驗,多數民眾深刻體會到能源政策一方面體現民主社會的多元價值,二方面亦是台灣深化與國際永續發展倡議連結的重要關鍵。要言之,能源不僅攸關人民生活與產業發展,亦是建構國家永續發展與韌性社會的必要條件。

當前台灣追求能源轉型與減碳淨零,既合乎永續價值,亦能創造許多產業發展新契機,同時更與淨零減碳的國際趨勢扣合,可進一步強化台灣與國際社會之鏈結。因此,我們期待,無論是即將推出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或是《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等,能在與國際標準接軌下、有效實踐符合台灣環境地域特性的淨零碳排路徑,從而使台灣成為一個具備韌性、繁榮安全的永續社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