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經營 應回歸ESG本質而非機構評比

企業永續經營
企業永續經營

文/陳治維、許力允、劉名寰 台灣零碳協會理事長、理事、常務監事

近年ESG投資在金融界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重大趨勢,國際永續投資聯盟(GSIA)調查指出,2020年全球投入永續投資金額高達35.3兆美元,占全球機構投資人資產管理比重達35.9%,整體規模較2018年增加了4.62兆美元。

近年台灣的ESG投資也在國際永續投資浪潮下快速發展,由台北大學和國泰金控共同發布的《臺灣永續投資調查》指出,2020年台灣永續投資資產總額達新台幣17.6兆元,以保險業為主要資金來源,總金額逾15 兆元。

該調查指出,約80%投資人對於ESG商品的關注程度較以往來得更高,其中又以機構投資人為主力,顯示機構投資人對於如何在ESG概念下尋找投資標的相當積極。

相較於一般投資人,由於機構投資人資產規模龐大,因此在制定投資決策時,十分仰賴資產配置原則及投資評比等資訊。有關ESG評比,目前企業ESG評比方式主要是仰賴企業自行填答投資機構所提供的調查問卷,或是投資人主動檢視企業自行公布的ESG報告書進行評比,雖然上述方式皆有助於增進投資人對於企業ESG具體落實成效的了解,但這樣的作法卻也可能導致受評企業只注重調查問卷所關注的面向而做有限改進,抑或透過美化報告書來讓企業ESG績效達標,如此反而扭曲了企業ESG追求永續經營的核心精神。

企業永續經營企業追求ESG績效,常常會陷入幾個誤區:一是為做而做,沒有將ESG實質融入經營策略作整體考量,甚或僅將其視為企業形象公關的工具;二是將ESG投入視為額外「成本」,而非改善企業體質的必要「投資」;三是企業未將ESG績效與管理績效進行連結,導致兩者呈現脫鉤狀態。

上述幾個誤區疊加起來,也就形成所謂的漂綠(Greenwash)或漂彩虹(SDG-washing)行為,不僅無助於企業實現永續經營,甚至可能誤導ESG機構投資人。

目前可以用來評比ESG績效的指標有上千種,以標普公司創立的道瓊永續指數(DJSI)為例,該指數每年關注的ESG指標就有約1,000個,標普公司從這些指標中針對不同企業屬性進行分類與統合,最後篩選出約100個問題讓企業填答。

然而,面對如此數量龐大的衡量指標,許多企業常常無所適從,最後企業付出了時間與成本,卻仍無法獲得好的評比與改進回饋,這對願意投入參與評比的企業而言,也不啻是個沉重的打擊。

面對上述困境,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建議。《經濟學人》指出,唯有人類文明能夠存續,企業才有辦法談永續經營,在這個大前提下,企業當務之急是減少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藉由減少碳排放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讓地球免於氣候危機。

《經濟學人》的主張與台灣零碳協會的觀點不謀而合,我們認為,台灣作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成員,又是一海島型國家,氣候危機是台灣無法迴避的重大挑戰,而唯有重視環境績效的實質改善(尤其是碳排放績效),才能讓台灣各行業的隱形冠軍,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對於追求永續經營的企業而言,實踐ESG不是公益行為,更不是道德勒索,而是企業強化營運韌性的長期風險管理工具。

企業永續經營

延伸閱讀